|
规范化抗“艾”治疗,助力感染者重启精彩人生两年前,因为一场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小智被同性伴侣感染了艾滋病,他清晰地记得拿到诊断结果时,身体的每一个缝隙瞬间被彻骨的寒意塞满。 “怎么偏偏选中了我”,他感到不公、不甘,但身体检测出的病毒载量提醒他需要尽快地吃药控制病情才是第一要务。小智深知吃药的同时还需要给自己加一层额外的“保护膜”,他并不想让家人和朋友知道自己感染HIV的事实,如此,他便可以比较从容的面对自己的病情,而不用让家人也去承担对HIV的忧虑与恐惧。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免费药物可以极大地缓解治病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但是本就体弱的小智实在不愿体验每天吞咽一把药,更是惧怕服用免费药可能产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上的副作用。同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需要全额自费的进口原研药又让小智望而却步。通过“艾友”圈子的消息,小智走上了一条印度黑市药的“求购之路”。他本以为只要按时服用传说中“物美价廉”的黑市药就能让他重新驶入正常的人生轨道,然而,黑市药多重未知的副作用,疫情下的断药风险,再次将他拉入了另外的深渊。 识得黑市药的“庐山真面目” 在中国,还有很多跟小智境况一样的HIV感染者。根据国家卫健委此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21年,我国现存HIV感染者约为114万例。由于患病带来的病耻感,以及对个人隐私、经济收入等多方面的考虑,部分HIV感染者正在通过代购的渠道购买印版或泰版的HIV药品,他们期待,这些经过几千公里跋涉而来的小药片,可以抑制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复制,保护自己的同时,也更好地保护身边的家人和伴侣。然而,这些从微商或者交流群等来路不明的渠道购买的药品真假难辨,以利益为驱动的地下产业链中诞生的这些黑市药真的能给HIV感染者带来希望吗? “黑市仿制药跟原研药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不可能仿得一模一样,黑市药价格那么低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没有研发费用,存在较低的成本;二是所用材料方面没法保证。随着黑市药市场的扩大,也开始有了一些“水货”,这些“水货”有利润时就有人去生产,质量就会更差,感染者很可能买到一些假货,或者它的药物含量不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主任医师蔡卫平教授说。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主任医师蔡卫平教授 首先我们要了解,在我国,药物的生产、上市和经营均受到严格的监管,每一款获批上市的药物,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有足够的临床数据认证,并且只有正规的医疗机构或者合法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主体才有资格向消费者或者患者销售药物,药物一旦售出,均可追溯。而所谓黑市药,是指通过非正规渠道,比如微商、私人群组等未受政府批准而非法形成的购买途径所获得的药物。黑市药时常来路不明,难辨真伪,其中不乏是打着国外“仿制药”的幌子,靠着诱人的低价进行交易。这类“仿制药”大多来自周边国家,这些国家对药物生产经营的监管能力相对落后,其标准远不及中国、美国等地,因此非法生产和经营的药物流通于市场,。比如在印度,存在着大量的药品批发一条街,许多非法药物便藏匿其中,价格混乱,来路不明。由于批发市场未受严格监管,在这里无需提交任何处方或者患者病情信息,只需说出药名,就可以实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如此简陋的交易过程,让代购们趋之若鹜,这些黑市药得以飘洋过海,进入国内。患者通过网上的个人卖家获得这些来路不明又定价低廉的药物,自以为买到了长久生存的希望。 但是廉价的黑市药背后却是细思极恐的现实:很多黑市药并非在国外正规药厂所生产,以节省成本为根本,缺乏专业技术和正规设备,甚至没有固定的生产线。这些药品的生产经营在当地未经监管和审查,没有前期的药理毒理学临床试验(主要在动物模型上评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没有关键的人体临床试验(再次证明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能存在的毒副作用等),其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均无法得到保障。要知道,药物从生产到流通需要经过多重环节,如原料药的运输和储存、药品的压制和分装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哪怕一个极度微小的改变都会影响药品品质,给人体带来极大的反应。 而相比之下,一款原研创新药从最早期研究到上市平均需要花费15年左右的研发时间和数亿美元,研发成本很高,历经严格的Ⅰ-III期临床试验,全面考察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产品上市后,很多药企业还要进行IV期临床试验验证上市后安全性追踪。但被极为低廉的价格所吸引,很多患者忽视原研药,依然选择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黑市药,这也给他们带来了多重未知的风险。 图片来自网络 在求生、谋利相互交融的黑市药代购行业里,失去监管的黑市药很大程度上面临着失效与涉假的“硬伤”。通过“海淘”方式或者其他非正规渠道购买的药物,在国内没有监管渠道且无法溯源,由于缺乏保障,时见假药。患者服用后可能因为不耐受而中断治疗,长期接受不正规的服药治疗还或会增加罹患其他慢性病的可能,而且一旦产生耐药,对患者的治疗以及身体健康都会产生极大危害。对于HIV感染治疗来说,对药物的耐药屏障、服药的依从性都有极高的要求,HIV感染者如若购买到假冒伪劣的药品,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同时,如果脱离专业医生的严格监督与指导,只根据旁人的建议自行频繁换药,也会导致治疗药物耐药,最后落入无药可用的境地。 如今,代购渠道仍然存在断药风险,不乏有HIV感染者在购买黑市药时遭遇坐地起价,甚至被骗光药费却没收到药品的困境。 不规范的治疗让HIV感染者不管是从身体健康还是治疗花费上,都在付出更为高昂的代价,此般绝望之境该如何破解?专业医生建议,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坚持从正规渠道获得药物,定期检测自身身体状况,这样将会大大减少上述问题发生的几率。 长期规范化治疗助力“硬核”抗艾 现如今,创新原研的复方单片制剂成为HIV治疗新趋势。无论从前期研发、临床试验还是上市后持续监测的结果来看,创新原研药物都极具优势,可以安全且高效地帮助感染者实现抗艾过程中的病毒抑制。日服一片药且副作用更小的服药体验显著提高了感染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让感染者在无感治疗中走向长期治疗成功。 “现在主要的进展是能最大限度抑制病毒的同时能减轻感染者的服药负担和毒副作用对他的影响,由原来的多片药变成现在的单片药,一天只需要吃一片。未来也会有更方便的药物,就是长效制剂,有可能两个月去打一针,甚至一个星期吃一片药,我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真的有可能研发出半年注射一针的药物。”蔡卫平教授说。 图片来自网络 更为幸运的是,当初由于原研药花销高昂、难以可及,而被迫走上黑市购药之路的感染者,现在也能够以优惠的价格从正规渠道获得高品质的创新药物治疗。国家药监局批准了多种创新原研的HIV抗病毒治疗药物上市,上市后,许多原研药物也逐步降价,其中多种药物还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医保报销后的费用更是直接让HIV黑市药的低廉价格失去优势。目前在国家医保目录中的HIV抗病毒治疗药物包括日服复方单片制剂的比克恩丙诺片、艾考恩丙替片、拉米夫定多替拉韦片等。医保报销后,这些药物的自付费用大幅下降——在部分城市,降幅可高达70%以上。每个月仅需几百元就可以拥有正版的创新原研药物,HIV感染者购药的经济压力得到了极大缓解。 据了解,进入医保目录前,比克恩丙诺片的费用是3680元/盒,很少有人吃得起这种自费药。进入医保目录后,价格调整为1125元/盒,降价幅度达到69%。以成都在职职工门诊医保为例,该药实时结算报销75%,无起付线,支付限额25万元,医保报销后患者每月自付部分仅为281元。 “现在这条路是走顺了,最新、最好的药先进入自费,有可能在明年国谈时进入到医保,通过医保报销大部分费用,自己支付一点费用,这样的方式使患者能够有条件用得上更好的创新药。因为我们国家目前的医保覆盖率达到90%以上了,大多数感染者都可以通过医保来获得创新药。” 蔡卫平教授说。 医生提醒,无论是选择医保购药还是全自费购药,都应在医生对病情专业评估后,凭借处方到定点医疗机构、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实体药店、正规的连锁药店及线上药房进行购药。 图片来自网络 正如弗雷德里克•佩特斯曾在艾滋病相关漫画《蓝色小药丸》中写得那样:疾病可能是你最不幸的厄运,同时也是你最佳的机会,或许它能让你睁开眼睛,看到最重要的事情。每一位HIV感染者,只要坚持进行规范系统的长期治疗,都有机会重新掌控人生的方向。 医药可及和消除乙肝偏见项目系列由吉利德科学提供支持 想了解更多乙肝知识可关注公众号“益友互助”。 下一篇: 招募 | 乙肝感染者心理健康促进研究
|